A股两家新股申购,分别来自浙江温州、江苏苏州
14 日 A 股申购浙江华远、胜科纳米,建议打新但慎炒。
兄弟姐妹们,14 日大 A 有两家新股可以申购!分别是浙江华远、胜科纳米。
创业板新股浙江华远(301535)发行价格 4.92 元 / 股,发行市盈率为 25.91 倍,低于行业市盈率 27.34 倍,也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2023 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平均静态市盈率 64.39 倍。
科创板新股胜科纳米(688757)发行价格 9.08 元 / 股,发行市盈率为 42.64 倍,高于行业市盈率 36.4 倍,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对应的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
鉴于近年来 A 股打新赚钱效应较好,建议两家都积极参与申购,只是打新中签率很低,如果能幸运的打中新股,并在上市首日卖出,大概率能"吃肉"。
据格隆汇新股统计,2024 年 100 只上市新股中,仅 1 家在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很低,而且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 253%。
截止 3 月 13 日,2025 年登陆 A 股市场的 18 家新股上市首日全部收涨,平均涨幅超 233%。可见现阶段对于大 A 的新股是可以放心申购的。
但如果是"炒新股"就得谨慎了,因为许多新股在上市首日暴涨之后,透支了太多涨幅,后面可能会持续下跌。
还是用数据说话,今年在 A 股上市的 16 家新股(剔除 C 汉朔、C 永杰这两家上市不足 5 天的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约 246%,但上市第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就分别有 11 家、12 家、12 家、13 家下跌,对应的平均跌幅分别约 -5.56%、-7.57%、-9.92%、-11.39%。
所以对于炒新不可太上头,长期来看还是得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浙江华远、胜科纳米的详细情况。
浙江华远来自浙江温州,为汽车零部件厂商,市场占有率较低
浙江华远来自浙江温州,其前身华远有限成立于 2002 年,由项秉耀、孙宣友、项光泽、项光聪以货币方式出资设立,而后在 2020 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本次发行前,浙江华远的实际控制人姜肖斐、尤成武合计控制公司 68.46% 的股份,且分别担任公司的董事长、董事,能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异型紧固件和座椅锁,其中 2023 年浙江华远的紧固件、锁具营收占比分别为 60.02%、39.98%,可见紧固件产品为公司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收入。
浙江华远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及动力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汽车智能电子系统、汽车内外饰系统等,具体包括汽车座椅、汽车传感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等部位。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目前,浙江华远最大的产品应用领域是汽车座椅,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安道拓、佛吉亚等进入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商体系。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浙江华远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7.83%、 51.47%、51.96% 和 48.55%,客户集中度较高,其前五大客户包括佛吉亚、安道拓、李尔、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
尽管近几年公司的营收呈增长趋势,但净利润存在较大波动。报告期内,浙江华远的营业收入分别约 4.54 亿元、4.91 亿元、5.53 亿元、2.87 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 2 亿元、0.77 亿元、0.83 亿元、0.42 亿元。
2024 年公司预测实现营业收入约 6.47 亿元,同比增长 16.92%;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551.69 万元,同比增长 15.58%。
浙江华远的业绩受下游整车市场景气度影响较大,2022 年四季度以来,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程度的下滑压力。未来如果汽车行业增速放缓甚至持续下滑,作为其上游行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其负面影响,公司生产及销售可能会因下游车型产销量下滑而减少。
据测算,2023 年浙江华远的紧固件销量在全国乘用车紧固件市场中占有率约为 0.71%,座椅锁销量在全国乘用车座椅锁市场中占有率约为 7.45%,整体市场占有率较低,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报告期内,浙江华远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2.47%、30.66%、32.12% 和 33.44%(已剔除与销售相关运输费用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主要由于公司毛利率较高的异型紧固件收入占比较高,以及主要产品形态差异、应用领域差异等共同导致。
同行业可比公司与浙江华远(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的比较情况,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据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定价特征,下游汽车整车厂在其产品生命周期中一般采取前高后低的定价策略,因此一些整车厂在采购零部件时,会根据其整车定价情况要求其供应商逐年适当下调供货价格。在此背景下,一级供应商为了减轻自身成本压力,进而要求公司适当下调供货价格,而这可能影响到公司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胜科纳米来自江苏苏州,被称为"芯片全科医院",实控人负债金额较大
胜科纳米来自江苏苏州,其前身胜科有限成立于 2012 年,由李晓旻、付清太、桂慈凤共同设立,2021 年胜科有限整体变更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本次发行前,胜科纳米的实际控制人李晓旻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 60.63% 的股份。上市后李晓旻控制的股权比例将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李晓旻因与外部投资人同步增资以进行反稀释等,存在从部分外部投资人及金融机构处取得借款的情况,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尚未到期的负债合同金额总计为 9375 万元,应付利息金额合计为 814.82 万元。
就上述待偿还债务,李晓旻未来拟通过自身可支配资金、薪酬收入、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所得资金、自有房产变现、由他人代为偿还债务、使用自身信用筹措新的借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还款资金,相关还款资金预计能够覆盖李晓旻的还款计划。如极端情况下李晓旻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则将可能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招股书显示,胜科纳米在 2022 年、2023 年分别现金分红 7500 万元、3800 万元,合计 1.13 亿元。
胜科纳米是行业内知名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半导体客户的研发环节,可以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样品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专业、高效的检测实验,被形象地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具体来看,胜科纳米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失效分析业务为胜科纳米贡献了 56% 以上的收入,材料分析的营收占比在 30% 左右。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近年来,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胜科纳米的收入也持续增长,但 2024 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报告期内,胜科纳米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 1.68 亿元、2.87 亿元、3.94 亿元和 1.85 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75.61 万元、5158.45 万元、8587.91 万元和 2648.99 万元。
经审阅,2024 年胜科纳米实现营业收入约 4.15 亿元,同比增长 5.4%;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 7266.15 万元,同比下降 15.39%。
值得注意的是,受公司新建深圳、青岛实验室以及老实验室人员增加等影响,公司 2024 年设备、人员同比有所增加,带动折旧摊销、人工成本等增加,而市场开拓及产能充分释放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公司 2024 年全年净利润水平出现小幅下降。
2025 年 1-3 月胜科纳米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约 1.1 亿元至 1.2 亿元,同比增幅约为 26.78% 至 38.31%;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800 万元至 1050 万元,同比增幅约为 26.87% 至 66.51%。
报告期各期,胜科纳米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54.41%、53.84%、54.28% 和 45.04%,2024 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新建深圳、青岛实验室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影响。
胜科纳米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区间内,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各家公司的毛利率差异主要受业务结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比较情况,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本次 IPO,胜科纳米预计募集资金总额 3.66 亿元,扣除约 6960.84 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发 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 2.97 亿元,用于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汇新股",作者:发哥说新股,36 氪经授权发布。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